南京

首页>地方频道>南京>人文

南京“最美河房”将修缮 让人惊艳的三国雕花有望重生

  导读:“南京河房,夹秦淮河而居。绿窗朱户,两岸交辉,而倚槛窥帘者,亦自相辉映。夏月淮水盈漫,画船箫鼓之游,至于达夜,实天下之丽观也。”从明吴应箕《留都见闻录·河房序》的文字中,可见南京河房是何等的讲究。在城市没改造前,南京内秦淮河两岸河房可谓多矣,沿着内秦淮河,绵延十多里,比比皆是。城市改造后,绝大部分河房却尽毁。

  糖坊廊61号河房开始修缮。

  钓鱼台巷192号、196号成了一片废墟。

  吴家账房。

  早在2009年江南时报就曾报道《南京“最美河房”面临倒塌危险》,关注秦淮区糖坊廊61号——有150年历史、保存完整的糖坊廊陶氏河房的“隐患”。

  让人庆幸的是,这处地基侧沉的老屋,昨天基本完成了加压灌浆。整幢河房将有望不再往南倾斜,而东面的封火墙从墙头到墙脚被“拉”开的一道一指宽的裂缝也将不再越撕越大。

  “最美河房”修缮耽搁了好几年

  “南京河房,夹秦淮河而居。绿窗朱户,两岸交辉,而倚槛窥帘者,亦自相辉映。夏月淮水盈漫,画船箫鼓之游,至于达夜,实天下之丽观也。”从明吴应箕《留都见闻录·河房序》的文字中,可见南京河房是何等的讲究。在城市没改造前,南京内秦淮河两岸河房可谓多矣,沿着内秦淮河,绵延十多里,比比皆是。城市改造后,绝大部分河房却尽毁。

  建于清代中晚期的糖坊廊61号陶宅,因保存较好,被认为是南京内秦淮河现存河房建筑中历史文化价值最大的一处。糖坊廊位于城南中华门内镇淮桥西北,东南起中华路,西北接长乐街,原名叫灭街,后讹化为篾街,再后来,因设糖作坊,且街道两旁建立官廊于此,故而得名。61号陶宅藏在变窄了的糖坊廊内,受的破坏最少。

  陶氏河房由跑马楼两进和河厅一进组成,其整体无论外观平面造型还是内部空间造型都呈菱形,就连地砖也是菱形的,注定了61号陶宅是南京明清河房建筑中造型最独特的一幢。2002年,它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然而时光变迁,1989年秦淮河河道整治导致61号房基往南向河一侧倾斜下沉。这样的不平衡直接导致其东面的封火墙从墙头到墙脚被“拉”开一道一指宽的裂缝,最大的裂缝有四五厘米宽了。

  2009年江南时报就曾报道《南京“最美河房”面临倒塌危险》,关注秦淮区糖坊廊61号——有150年历史、保存完整的糖坊廊陶氏河房的“隐患”。但由于房子是私宅,而《文物保护法》规定,“谁使用,谁修缮”,南京这处“最美河房”的修缮就耽搁了好几年。

  让人惊艳的三国雕花有望“重生”

  陶氏河房给人的感觉是惊艳——2009年江南时报记者探访时,看到跑马楼东南西北面檐下各分布三块雕花栏板,完整地再现了“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周瑜打黄盖”等场景,而且看上去,人物面部依然清晰。楼下12扇花隔门的上半部,则刻有梅、兰、竹、菊“四君子”图案,以及麒麟、仙鹤、凤凰、猴子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动物,个个不重样。除了极少数木雕有些磨损,绝大多数雕刻均保存完好,令人叹为观止。然而当时记者寻访也发现,四周高大的封火墙,有很多地方出现严重破损。柱子上的红漆斑驳凋落,露出被雨水浸泡得腐胀的木头。东面的封火墙也已开裂。

  近年来,61号陶宅的山墙风化严重,还有渗漏现象,加上房屋整体木结构大架倾斜,墙体也跟着发生倾斜。今年6月份,连续的多场大雨更使得原本古色古香的河房变成了“水帘洞”。

  为了不让这处精美的建筑毁于当下,秦淮区政府部门考虑再三,决定用省市文物修缮资金来“担大头”实施抢险维修工程,抢救这处岌岌可危的河房。

  记者昨天在现场看到,整个糖坊廊61号抢险维修工程造价约283.86万元。走进维修现场,整个建筑内非常泥泞。一位工人说,他们正在往地下加压灌浆,确保房子保持平衡,“今天应该就能灌浆完毕。”

  而整个屋子里,除了腐朽的木楼梯和一些门框外,已几乎被“掏空”。工人解释,雕花窗户、栏板等拿回去进行修旧如旧的修缮了。“由于年久失修,很多都烂掉了,我们很想恢复这些木雕。房屋外立面的修旧如旧还好,最难的就是对房梁及窗户上木雕的修复。”

  修缮模式开先河,但难以复制

  有专家学者曾多次呼吁,南京老城南的改造中,应该鼓励居民自己修缮房屋,政府出资对内部管网等进行改造,同时疏散人口,让有产权愿意留下的居民继续留下,成为门西活动的风景,这样才能留下老城南的根,让外地人来了南京,体会到最原汁原味的老城南。但江南时报记者多年长期关注、采访老城南的街巷发现,在现实中,老城南居民的储蓄和收入根本难以付得起高额的修缮费用。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87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