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首页>地方频道>南京>要闻

南京菜场“三变”,烟火气氤氲“文明味”

  原标题:过去只能买菜,现在吃穿用一站搞定

  菜场“三变”,烟火气氤氲“文明味”

  环境凉爽、干净、亮堂,逛一圈,里面从蔬果到熟食,从小吃到快餐,还有老百姓生活所需的理发店、裁缝店、小家电维修店等一应俱全。9月22日,南京全市农贸市场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常态长效推进会召开,会议分为现场观摩和开会上下半场。观摩环节,与会的市相关部门和全市各板块相关负责人观摩了三个农贸市场,龙江社区智慧邻里中心、科巷新市集和兰园菜场,它们是正在“变身”的南京新菜场的典型,记者跟随观摩发现,新菜场在留住烟火气的同时体现了“三变”。

  第一变,科技赋能让菜场更智能

  农贸市场是疫情常态化管控的重点场所,在龙江社区智慧邻里中心,各项管控措施落实到位。验码、测温后依次进入市场是第一步,在这里,查验健康码不是由工作人员查看,而是一台扫码的仪器,进入者将健康码对准扫描口后,显示屏上就可以立刻比对是否为本人持码,同时还能显示行程,这些数据都可以收集并传输。

  “这是鼓楼公安分局设置在菜场的验码设备,比人工比对快,功能也更多。”市场工作人员说,除了人脸识别外,扫码仪可以查到行程,如果需要查找到过中高风险区的人员或者查找密接、次密接,这些数据将为公安和疾控部门提供便利。

  “女性顾客占76%,男性占24%。”在菜场,顾客的大数据分析也能实时显示,市场可以根据顾客是女性更多还是男性更多,购买习惯、畅销品种等及时调整业态,为顾客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

  在科巷新市集,任何一种菜品果蔬,购买者都可以拿到位于三楼的检测中心,查询产地和是否有农药残留。

  各种高科技设备的应用,正赋予农贸市场更多科技范儿,让管理更加智能,这是新菜场有别于传统农贸市场的第一变。

  第二变,传统菜场变身商业综合体

  在很多人的传统印象里,菜场是买菜的地儿,可今天,它正变身为让人可以吃穿用一站购齐的商业综合体。

  龙江社区智慧邻里中心位于住宅集中区,之前是一个老式农贸市场,只可以购买食品,现在是一个综合性商业体。走进菜场,一楼是各种熟食和小吃,有卤菜店、面点店、面条店、酸菜鱼店、炒货店等;二楼则销售蔬菜和水果,一个个摊位上,整理得清清爽爽的蔬菜码放整齐,明码标价;三楼是蔬菜和水产区,这里专门辟出了一个区域,销售本地蔬菜和水果。市场管理方负责人说,这样分开后,不仅便于管理,而且环境更卫生,生熟分开、干湿分开,市场更干净了,也可以减少病害传播。

  科巷新市集和前身科巷菜场比,功能更多了。在这里能真正吃穿用一站式搞定——除了有蔬菜水果生熟食售卖外,在一楼还有奶茶店、小超市、小精品店、理发店、裁缝店、家电维修店等。

  兰园菜场除了楼上的菜场区域外,一楼还有一些老字号餐饮店、文具店、小超市等。

  第三变,市民文明习惯更好了

  在管理模式上,这三家新菜场的管理和过去有了很大区别。除了市场要发挥主体责任外,菜场所在的区成立了管理专班,抽调所在街道的工作人员,区市场监管、城管、消防等相关部门组成,强化市场管理。

  “现在市场的环境提升了,管理水平上去了,经营户的配合和卫生自觉性也更好了。”龙江社区智慧邻里中心市场负责人说,市场的经营户已全部完成了新冠疫苗的接种,对定期核酸检测也非常配合,平时大家都穿起了“红马甲”,既是市场的经营者,更是志愿者,环境保洁、提醒大家戴口罩、保持卫生等工作,大家都参与进来。

  环境改变人,不仅经营户,顾客的文明习惯也更好了。“佩戴口罩、排队这些都不用提醒,大家都能自觉做到,地上看不到垃圾。”兰园菜场一位保洁员说,以前菜场地上经常能看见菜叶子、垃圾,里面大声吆喝闹哄哄,现在这些情况再也看不到了。(南报融媒体记者 江瑜)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97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