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首页>地方频道>南京>要闻

聚焦2021全国两会 南京代表委员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佘才高建议

  立法推动业主自治组织规范有效运行

  以业主自治为基础的物业管理是居民小区最主要的管理方式,也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佘才高建议,加快推进业主自治组织立法,从法律角度明确权利义务,促使业主自治组织更好地为广大业主服务,促进社会安定和谐。

  佘才高认为,业委会在小区治理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物业管理纠纷问题增多,物业纠纷呈现出诉求多元化、形式多样化、内容复杂化以及矛盾易激化等特点。“根源在于当前的法律制度体系没有明确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等业主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权责边界和运作方式。”

  佘才高说,当前,社会对物业管理工作期待和呼声比较强烈,立法所需的软件、硬件支撑条件初步具备。他建议,对接民法典的实施,尽早出台基础性的业主自治组织法律。首先要明确业主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从法律上赋予“业主大会”及其执行机构“业主委员会”完整的身份与权利。其次,明确业主自治组织权责边界,对业主大会的组建、业主委员会成员的构成作出明确规定。对业主自治组织的监督建立有效途径,对业主自治组织成员侵害业主或其他人合法权益,设定法律责任。同时,引导物业管理活动融入社会治理,通过立法既明确政府部门在物业管理活动中发挥必要的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作用,又防止地方政府将属于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职责强加于物业服务人或业主自治组织之上,形成良性互动、有机融入的综合治理机制。

  作为来自轨道交通行业的代表,佘才高还带来了关于加快推动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建设的建议。他认为,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中,市域(郊)铁路建设是一个薄弱环节。为此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从国家层面编制市域(郊)线路建设的技术标准和规范,鼓励各地区可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编制市域(郊)铁路建设方案,科学合理选择线路敷设方式,以实现既有功能,达到预期效果。二是从国家层面尽快出台关于城市轨道交通与市域(郊)线路建设的法律法规,指导技术、建设、运维等方面的标准制订,在运输管理一体化、服务标准一体化、安检一体化等方面形成系统规范。三是从国家层面统筹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的协同发展机制,出台相关指导意见明确不同主体在市域(郊)铁路建设中的权责边界,推动跨领域协调问题的有效解决,促进区域轨道交通融合发展。

  佘才高对宁芜铁路复线工程建设也十分关注。他认为,目前工程相关技术方案已经稳定,项目具备2021年开工建设的条件,建议国家充分考虑宁芜铁路复线工程的迫切需求,支持宁芜铁路复线工程建设,推动工程尽快开工。

  全国政协委员周健民建议

  帮助企业增强抵御科技风险“韧性”

  当前,受国际环境影响,国内科技型企业的科技风险明显加大,包括关键技术供给不足、人才引进难等问题。对此,全国政协常委、江苏省政协副主席、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周健民建议,多部门协同联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防范体系,帮助企业增强抵御外部冲击和化解风险的产业韧性。

  周健民说,通过对12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的调查显示,技术研发路径单一、技术供应链受制于人、高端人才吸纳不足、产业科技投入强度低等成为当前产业的最大科技风险点。其中,技术研发路径上,企业惯于单打独斗,愿意与高校院所合作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不足30%,部分企业虽然加入所谓的研发联盟,但在具体研发上并没有实现合纵连横。在核心技术依赖上,由于自主基础研究不足,供应链存在“卡脖子”“受限制”“难替代”风险。大部分企业的核心部分依赖外部关键技术或装备,虽然有些企业可通过国际第三方或国内替代,但会导致质量下降或成本上升,降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产业创新竞争上,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对此,周健民建议,首先要重视预警,引导企业提升风险预警能力,加强沟通和信息披露,尽可能地避免风险,积极做好危机管理,建立重大科技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对研发实力强的企业,支持其完善研发体系,建立技术储备制度,提高技术迭代研发能力。优化企业供应链结构,积极拓展关键核心技术及重要装备的供货来源,有条件的提出国产化策略,设计替代物资和技术方案。其次要补足短板,实施“卡脖子技术攻关工程”,集中组织战略力量,进行任务导向的科技攻关,引导企业研发布局前移,破解头部企业缺乏所带来的核心技术无人引领的窘境。要建设创新共性平台和核心技术验证平台,完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验证—回馈—优化”的攻关机制。此外,要广揽众智,改变传统的政府主导的引才模式,积极与国际猎头机构、国际性学术组织、商会等机构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借力第三方组织开展招才引智工作。支持企业瞄准关键核心零部件采购需求,主动融入其全球供应链,引导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提升装备水平、工艺水平和制造水平。要建立高端科技服务机构,建立境外科技合作、知识产权、商务信息共享机制,完善贸易摩擦应诉工作机制,为企业“走出去”提供良好环境。

  全国人大代表陈鑫建议

  将“安全生产责任险”等纳入国家强制保险

  强制保险制度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市场机制加强防灾防损,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实现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在京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心胸血管外科主任陈鑫,带来一份有关适当扩大强制保险范围的代表建议,建议对发生灾害事故概率高、对公众生命财产会造成严重损害的行为,纳入强制保险制度。

  2019年12月正式施行的疫苗管理法引入了商业保险,实行疫苗责任强制保险制度。陈鑫代表认为,责任保险介入疫苗安全领域,不仅保障受害者及时得到经济补偿,而且通过保险的风险管理功能,加强对疫苗产业链的风险管控。

  据了解,自我国第一部具备强制保险性质的行政法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于2006年颁布实施以来,责任保险在相关领域已由“任意保险”向“强制保险”方向发展。目前,我国直接规定的强制保险约13种,包括法律规定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船舶油污保险”“煤矿企业职工工伤保险”,以及行政法规规定的“旅行社责任险”“承运人责任险”等。

  强制保险具有较强的社会属性、不以营利为目的,在维护公共安全、参与社会治理、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方面有着突出作用。一方面能完善灾害防范和救助体系,增强全社会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事故或灾害损失由保险公司出资赔付,有利于减轻企业经济负担,缓解社会矛盾以及政府的经济压力。

  陈鑫建议,修改有关强制保险的规定,适当扩大强制保险的范围。可以有两种修改规定的方案。一是在保险法对强制保险作原则性规定基础上,同时规定由国家实行目录清单制度,将部分高危行业、公共营业场所、环境保护、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领域纳入强制保险范围。二是考虑地域差异和各行业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保险法对强制保险作授权性规定,授权地方性法规结合具体实际和管理需要确定强制保险险种。

  现行保险法于2015年4月作出第三次修正,陈鑫还提出,如果修改保险法有关强制保险的规定时机尚不成熟,也可以将发生灾害事故概率高、对公众生命财产会造成严重损害的行为,并且目前法律中已规定的保险,先行实施强制保险制度。可将环境保护法中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安全生产法中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特种设备安全法中的“特种设备责任保险”、食品安全法中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确定为强制性保险。

  全国政协委员朱晓进建议

  围绕乡村振兴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此次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晓进建议,对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求,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为农业、农村发展加上“提速器”。

  通过调研,朱晓进发现,目前,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建立,职业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但伴随城市化建设的飞速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也渐渐被边缘化,虽然职业院校的招生规模总数和在校学生总数不断提升,但并没有转化为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人才优势,职业教育发展整体上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却不充分、不均衡,落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即使是农村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真正愿意扎根乡村,为农业农村发展服务的为数不多。

  朱晓进认为,只有大力发展涉农及涉乡专业,培养数以百万计的新型职业农民以及新农村建设所需的各类服务和专业人才,同时建立完善的农民继续教育体系,使其在职业生涯中得到切实所需的专业指导,保持其可持续的发展能力,乡村振兴才能落在实处,才有希望。

  为此,朱晓进建议重构农村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根据“乡村振兴战略意见”关于“灵活设置专业(方向)”的精神,结合区域特色和传统,对应农业生产和农村管理需求,实现省内专业布局的优化与统筹,并简化农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审批手续及时间,方便高职院校及时优化专业设置。同时,根据当前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创新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并实时动态调整,为新农村建设“量身定制”专业人才。

  此外,朱晓进还建议构建面向农村的招生就业制度,在办学方法上应更合理灵活,既有全日制,也需建立适应各种涉农培训需求的弹性学制。依托农业、教育、科技等部门资源,协同社会力量,推进涉农职业教育与科技结合、与产业联合、与企业联盟,与园区连接,与乡村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建设联系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发展多主体办学模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让农村职业教育真正“用得上”。同时以面向农村生源,面向农业农村就业为导向,盘活存量吸引增量,以对口招生、单独招生、服务期限、免费教育、加强监管等制度留人,并通过乡村发展吸引力,将一批留守青年农民和返乡大学生培育成新型职业农民、乡村能人,让优秀人才资源真正“用得好”。(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兴 毛庆 许琴 余梦娇)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663
收藏
分享